中和廟口 - 廣濟宮 & 枋寮街

中和路上來往的車潮,中和國小上下課的小朋友和接送的父母,晚上廣福路上許多攤販和店家,對這些來來往往的人潮來說,大多數時候,廣濟宮,就靜靜座落在他們往來接界的地方。

來到中和已經是第三年了,廟口也去了不少次,大多數的時候,只是為了去解口腹之慾,巨鼎鍋貼、有家煎包、國小旁巷子裡的麵攤,都是我打牙祭的好所在。雖然老是說:「去廟口吃吧」,卻不曾真的走進這座就在馬路旁的廟宇,還很迷惑,所謂的廟口,到底是這座路旁的廣濟宮,還是後頭的福和宮,總不會是在這兩座廟間的福德宮吧。
這次,因為在報紙上看到枋寮街要拆除改建的消息,才藉此找了些資料來了解它。

拉拉山之行(5) - Day 2 (巴陵橋, 榮華大壩, 三峽老街)

離開時,從生態館開始下巴陵。雖然還有點雨霧,不過跟上來時摸黑,又濕又冷的天況比起來,當然是輕鬆自然多了。因為都是下坡,所以騎的還蠻順的,而很神奇的是,一經過收費站,雨霧似乎就被間隔身後般,豁然開朗。
我們回程,再度來到巴陵橋,那時因為天色已暗,所以沒有多作停留,不然我實在很想一探這座目前封鎖的小橋。

拉拉山之行(4) - Day 2 (拉拉山)

夜裏,窗外的雨聲,滴滴答答,不曾停歇。但想不到,隔天睜開雙眼,陽光早已從窗外闖進,灑滿房內。同學們一個個梳洗,我則還是賴在床上,直到最後一刻。梳洗後,打開窗,清新微寒的空氣裡仍有昨夜的雨味,近處的山林,雨後更顯翠綠,遠方的雲霧則環繞著山林跳舞。

收拾行囊,我們到樓下去吃完早餐,就準備前往此行的終極目標 - 拉拉山。離開民宿前,在民宿旁看到了些水蜜桃的枝椏,雖然現在枝頭上掛的不是果實,但這意外的收穫更讓我驚喜。

迪化老街

3/29 跟女友來到迪化街,雖然不是第一次來迪化街,不過之前對她的印象僅有年貨大街,擁擠的人潮,喲暍的攤販,和吃到飽的試吃。最近為了替家中的椅子增添椅墊,才知道原來這裡可是大有來頭。光泉、旺旺、聯華食品都是從這裡開始的,新光三越的吳火獅、統一的高清願等大老闆,也曾在此磨練過自己。這裡現新以布匹、藥材、南北貨為主。

從迪化街外的南京西路,一直到裡面永樂市場,滿是之前來時所忽略的布行。永樂市場一樓是傳統市場,二三樓則像是布界的NOVA,二樓一間間的店位都出租給這裡的布行,三樓的店家則是幫妳把在樓下買的布縫製成成品,四樓本來是一些小吃攤販,不過似乎已經沒落遷走,在上去則是些辦公樓層。

今天不是來閒晃吃東西的(雖然後來還是做了 XD),主要就是到永樂市場來做家裡椅子的椅墊。永樂市場內眾多的布商,每家都將他們玲瑯滿目的布料擺到走道上來,第一次來這裡,找著找著,實在很容易就迷路。其實裡面是接近井字型的設計,有第一街,第二街,...,這樣平行的巷道,記住這點應該就會比較清楚方向了。

拉拉山之行(3) - Day 1 (角板山賓館->上巴陵民宿)

拉拉山之行(1) - Day 1 (大溪老街)
拉拉山之行(2) - Day 1 (慈湖陵寢,基國派教堂,蝙蝠洞)

離開蝙蝠洞,先回頭到台七線三民,再轉往角板山賓館。
角板山賓館,是沿途走來第三個蔣家賓館了,之前在公視上看過關於他的介紹,有提到這邊有一條戰備道路,是從蔣中正逃跑用的,據說可以通到慈湖,那時就覺得很神奇。現在的角板山賓館已經改為角板山雕塑公園,在這個園區內,除了原本蔣公時代留下來的建物外,還增加了十二個國際藝術家的公共藝術作品。
而現在在角板山這一帶,成立了角板山形象商圈,也就是希望集合這邊民眾的力量,一起把餅做大,主要就在角板山賓館出來的中正路這一帶。

城市音樂(city-music)展覽紀錄計畫

這個計畫的全名是《這是最好的時代 - 城市音樂展演紀錄計畫》。

會知道這個計畫,是很剛好上週末(3/30)在海邊的卡夫卡聽的馬大文X王榆鈞的表演,也是他們要記錄的其中一場。

馬大文 X 王榆鈞

馬大文,不知道多少人知道這個名字,但是,我很喜歡她的音樂。

會認識她要從IS#2(Indie Soundtrack)這張合輯開始說起。這張專輯,說穿了,就是一群音樂人拋開顧慮,卯起來玩音樂的結果,裡面每個音樂人都不支薪,唱片所得也用與支持鼓勵獨力音樂的創作。裡面收錄有她的一首歌,在我前面那個人,讓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她的蹤跡。很幸運的,我在Rockacola(那時候還沒有StreetVoice)上面找到不少她的創作作品(而且可以下載喔)。

3/30的這個週末,在海邊的卡夫卡,終於有機會聽到她的現場演出。